股市杠杆是什么意思 太平公主:被安排两次婚姻,从贤妻到包养男宠,是武则天造成的?
“太平公主者,高宗少女也。以则天所生,特承恩宠。公主丰硕,方额广颐,多权略,则天以为类己,每预谋议,宫禁严峻,事不令泄。”——《旧唐书·太平公主传》
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幼女,从小就生活在皇家的溺爱之中,在《旧唐书·太平公主传》一书中,这样描述太平公主的外貌和长相:“丰硕、方额、广颐”。
按照唐朝时期“女性以胖为美”的审美观点,太平公主不仅出身高贵,而且长得也是美貌动人。
武则天曾经在公元654年生下第一个女儿安定公主,但安定公主出生之后不久就夭折了。因此,太平公主于公元665年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,武则天和唐高宗就将她视为宝贝。
唐高宗调露元年(公元679年),此时的太平公主已经十五岁,正值花季少女一般的年纪,她的美貌传遍了整个唐朝的东都洛阳,大家都希望能够一睹她的芳容。
《太平公主秘史》中的太平公主(贾静雯饰)
十五岁的年纪,对于当时的那个年代来说,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。
有一次宴会上,太平公主穿着武官的紫色袍衣,亲自为唐高宗和武则天舞上一曲。宽大的紫色袍衣穿在她的身上,显得非常不合体,唐高宗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唐高宗笑着说道:“你又做不了武官,为什么要穿成这个样子呢?”
太平公主机敏地回答说:“将它赏赐给我未来的驸马,不可以吗?”
一阵笑声过后,唐高宗和武则天突然意识到,自己的女儿已经长大了,是时候为她挑选一位驸马了。
太平公主
关于唐朝时期的婚姻,在《唐律·户婚律》中这样规定:
“子女没有征得家长同意,已经建立婚姻关系的,法律予以认可;只有当未成年人不尊从长者,才算是违反律法。”
由此可见,唐朝的婚姻法律比较人性化,社会风气开放,提倡婚恋自由。然而,太平公主身为唐朝的公主,自然是无法享受到这种婚姻上的自由。
纵观唐朝的所有公主,她们的婚姻都夹带着一种使命,皇帝把公主许配给哪个家族,不仅是两家联姻那么简单,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,是否有利于皇权的巩固。
挑来挑去,唐高宗为太平公主选择了薛绍。
薛绍比太平公主大两岁,他是城阳公主的第三个儿子,也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亲外孙儿。这么算下来,城阳公主还是太平公主的亲姑姑,如今又成为婆媳关系,简直是亲上加亲。
薛绍
唐高宗为何着急让太平公主出嫁?
当时,唐朝最为尊贵的五大姓氏分别是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、范阳卢氏、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、荥阳郑氏、太原王氏,尽管薛家并不在五大姓氏之列,但也符合成为驸马的条件。
唐高宗和城阳公主都是长孙皇后的子女,薛绍还是唐高宗的亲外甥儿,太平公主是城阳公主的亲侄女儿,一旦太平公主和薛绍联姻,对于巩固李唐王室的政权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。
但是,就在这门亲事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,却遭到了武则天的强烈反对。
根据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一书中的记载:
“武则天说,我女岂可使与田舍女为妯娌邪。”
武则天认为,城阳公主的另外两个儿子,长子薛顗(yi)的妻子萧氏和次子薛绪的妻子成氏,她们都不是名门贵族,太平公主自然不能嫁到这样的家庭。
武则天
武则天之所以会对太平公主的婚事如此敏感,并且以薛绍的两位兄嫂为借口,主要是与她自身的家族经历密切相关。
看到这种情况,朝廷中的一位谏官说道:“薛绍的大嫂萧氏出身于兰陵萧氏,并非农家女子,而且她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萧瑀的侄孙女,曾经具有姻亲血统。”
听完这番话,武则天才就此作罢,最终同意了薛绍和太平公主的这桩婚事。
对于一个十几岁的青春少女来说,太平公主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畅想,面对唐高宗为她精心挑选的驸马,她必定也会欣然同意。
虽然武则天对这桩婚事心存不满,但眼下又找不到更为合适的驸马,只好勉为其难地接受,目的是要赶快把太平公主嫁出去。
因为,如果再不把太平公主嫁出去,她或许就要充当唐朝的和亲公主,嫁到遥远的吐蕃了,这是武则天不希望看到的!
自从文成公主于公元641年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以后,吐蕃的经济和军事日益强盛,在唐朝与吐蕃的几次战争当中,都是以唐朝的失败而告终。
尤其是经过大非川之战,薛仁贵率领的唐朝军队几乎全军覆没,唐高宗开始重新考虑对待吐蕃的策略,企图通过和亲的方式与吐蕃保持边境安宁。
到了唐高宗调露元年(公元679年),此时的吐蕃赞普是年仅十岁的赤都松赞(《新唐书》记载名为器弩悉弄),朝政大权由禄东赞的两个儿子赞悉若和论钦陵把持着。
由于太平公主的名气实在太大了,甚至传到了遥远的吐蕃。
文成公主
于是,赞悉若以赤都松赞的名义放出狠话说:“要想让吐蕃军队安分守己,就把唐朝的太平公主送过来和亲吧!”
身为父母,唐高宗和武则天当然不愿意把亲生女儿嫁到吐蕃,否则恐怕一辈子也难以再相见。
但是,唐高宗若是直接拒绝赞悉若的提议,必定会影响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,说不定还会引发一场战争。
无奈之下,武则天急中生智,她对吐蕃派来的使者说道:“道教始祖为老子李耳,先王竭力提倡道教,天下共知,太平公主已经捐身为道家,不言婚配之事。”
事实上,早在唐高宗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,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杨氏去世,按照唐朝时期的习俗,若是去道观为去世的亲人祈福,那么去世的亲人就会更好。
当时,由于唐高宗身患“风疾”,身体不好,唐朝的朝政大事就落在了武则天的身上,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前往道观修行。
于是,武则天就想到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,由太平公主代替自己出家入观,以此来为去世的荣国夫人杨氏祈福。
太平公主的封号也就由此而来,道号“太平”,但她却从来没有离开过皇宫,继续在皇宫里面过着悠哉的快乐生活。
这样一来,武则天利用“太平公主已经出家入道”这件事情,巧妙化解了吐蕃想要迎娶太平公主的燃眉之急。
但是,根据唐朝的规定,出家入道的公主可以随时还俗,若是吐蕃不依不饶,坚决要迎娶太平公主,到那时候就算唐高宗和武则天再怎么不愿意,恐怕也只能妥协。
唐高宗
因此,目前的当务之急,就是尽快帮太平公主寻找一位驸马。
《唐会要·嫁娶》中记载,在唐太宗时期,男性法定结婚年龄是二十岁,女性是十五岁。而到了唐玄宗时期,对这一规定作了修改,男性法定结婚年龄是十五岁,女性是十三岁。
由此可见,太平公主已经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,身为皇家的公主,理所应当为百姓做出表率。
因李冲谋反,薛绍受牵连入狱饿死
在吐蕃大相赞悉若要求和亲的问题上,太平公主没有成为政治的牺牲品,已经算是十分幸运了,这离不开唐高宗和武则天对她的宠爱。
然而,虽然太平公主避开了成为和亲公主的命运,但由于她是皇室出身,就已经注定她的婚姻属于政治婚姻。
唐高宗为太平公主安排的这桩政治婚姻,看起来还算是门当户对。
在薛绍将要和太平公主举行婚礼之前,薛绍的大哥薛顗担心太平公主被唐高宗宠坏了,对此深感忧虑,于是找到时任户部郎中的族叔薛克构进行咨询。
薛克构的回答,在“北宋四大部书”之首的《册府元龟·总录部·智智识》中,有着详细的记载:
“帝甥尚主,由来故事。若以恭慎行之,亦何惧也!然室有傲妇,善士所恶。故鄙谚曰:‘娶妇得公主,平地买官府’。远则平阳、盖主,妖孽致败;近则新城、晋安,为时所诫。吾闻新城以病而卒,夫子受其戮辱。晋安之丑迹上闻,有敕推案其事,汴州司法李思祯、有司御独孤元康等,以秽污之状同时流配、杖决者十有一人。帷薄彰露有如此者,非夫天资淑德,以配君子,欲求无患者难矣哉!”
听完薛克构的这番话,薛顗的心里更加害怕了,但也不敢多说什么!
这个时候,谁也不会想到以后的命运将会怎样,太平公主怀着对美好婚姻的憧憬,迈进了与薛绍的婚礼殿堂。
唐高宗永隆二年(公元681年),太平公主与薛绍正式举办婚礼,这一天恰好也是她的哥哥李显的大婚之日,李显迎娶的妻子则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韦皇后。
儿子李显和女儿太平公主同时结婚,这对于唐高宗来说,可是有的忙了,他还要颁布圣旨,昭告天下。
太平公主和薛绍的婚礼地点选在了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,现场的布置十分奢华。连续好几个夜晚灯火通明,火把连道路两边的树木都烤焦了。为了拓宽道路,方便让宽大的婚车通过,甚至还拆掉了万年县馆的许多围墙。
据说,在婚礼举行的当天,凡是婚车所经过的地方,途中还撒下了喜钱,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捡拾。
尽管这桩婚事是由唐高宗和武则天做主的,但婚后的太平公主过得比较幸福,风度翩翩、年轻英俊的薛绍,也正是太平公主喜欢的类型。
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太平公主安分守己,她与薛绍之间琴瑟和鸣,完美扮演着一位身为妻子的角色。
不仅如此,太平公主还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,分别为薛崇训、薛崇简、薛氏和万泉县主。
然而,太平公主与薛绍的这段幸福婚姻仅仅维持了七年的时间,一场巨大的政治危机降临在了她们头上。
唐睿宗垂拱四年(公元688年),此时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,但朝政大权却掌握在武则天的手里。
这个时候,黄国公李譔(zhuan)假传唐睿宗的圣旨,越王李贞和李冲父子信以为真,李冲随后以唐睿宗的名义拟了一道圣旨,声称武则天要谋权篡位,企图建立武氏政权,号召李氏宗亲共同起兵反抗武则天。
但是,由于起兵计划提前泄露,当天只有李贞和李冲父子出兵攻打博州(如今的山东聊城),最终导致兵败被杀。
薛绍的大哥薛顗当时担任博州刺史,为了响应李冲的“起兵伐武”,他还积极在博州城内招兵买马。
由于薛顗参与李冲的谋反,薛绍也受到了牵连。
武则天下令,将薛顗处死,将薛绍“杖责一百”之后关押在洛阳的监狱之中,直到公元689年活活饿死。
得知心爱的丈夫的死讯,对于刚刚生下儿子薛崇简的太平公主来说,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打击。
薛绍究竟是否参与李冲谋反?
身为一个堂堂驸马,薛绍竟然被岳母武则天下诏入狱,并活活饿死在监狱之中。在替薛绍感到惋惜的同时,我们不禁要问,他究竟有没有参与李冲的谋反呢?
早在唐高宗弘道元年(公元683年),唐高宗在东都洛阳的贞观殿病逝,享年五十六岁,他的儿子李显继承皇位,史称唐中宗,由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。
仅仅几个月之后,武则天就废掉唐中宗,贬为庐陵王,改立唐中宗的弟弟李旦为皇帝,史称唐睿宗,依然将朝政大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。
由此可见,唐中宗和唐睿宗兄弟两人,更像是母亲武则天当权之下的傀儡皇帝。
武则天还在公元684年把东都洛阳改为神都洛阳,并立武氏宗庙、追封武氏祖先为王等等,她的种种举动,都在反映了她准备称帝的野心。
除此之外,在打压李氏宗亲上面,武则天也是毫不手软。在肃清李氏宗亲的同时,还对武氏的宗亲进行提拔,加以重用。
此举引起了李氏宗亲和分散在各地的官员的强烈不满。
就在这个时候,在官场上的失意官员徐敬业(徐懋公(李勣)的孙子)登场了,他联合众多被武则天打压过的官员,打着“匡复庐陵王”的旗号,在扬州发动了反抗武则天的武装叛乱。
为了扩大势力,徐敬业还把著名诗人骆宾王写的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四处散发,以此来收买人心。
为了镇压徐敬业的叛乱,武则天任命李孝逸担任扬州道大总管,率领三十万大军前去平叛,最终取得了胜利。
武则天逐渐扫清了反对自己的势力,她的政治野心昭然若揭,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。
在唐朝以前的历朝历代当中,还没有女性当皇帝的先例,而武则天想要迈入这一步,就必须要寻找合适的理由。
唐睿宗垂拱四年(公元688年)的一天,为了让武则天尽快登基称帝,武则天的堂侄子武承嗣派人在一块石头上雕刻“圣母临人,永昌帝业”八个字,谎称是从洛阳的洛水里面打捞出来的。
当时有一种说法叫“河出图,洛出书”,从洛水里面发现这块石头,乃是一种祥瑞之兆,是圣人出现的标志。
随着大臣们在一旁随声附和,武则天欣然接受了这块石头,并将其命名为“天授宝图”。
随后,武则天发布诏令,要求全国各地的都督、刺史,以及仅剩不多的李氏宗亲,全部来到洛阳参加朝贺大典。
黄国公李譔不知从哪里听说,武则天想要借助这次朝贺大典除掉全部李氏宗亲,于是就联合其他李氏宗亲起兵反抗。
其中,越王李贞和担任琅琊王的儿子李冲,是最积极的响应者,却因走漏消息导致失败。
经过这件事情之后,武则天恼羞成怒,下令严查,许多李氏宗亲都被牵扯了进去,薛绍因为是薛顗的弟弟,也被牵扯其中。
那么,薛绍究竟有没有参与这场谋反,在《旧唐书·外戚传》中,有着这样的记载:
“绍垂拱中被诬告与诸王连谋,伏诛。”
从这段记载当中来看,薛绍是被人诬告的,但他依然受到大哥薛顗的牵连,被武则天下令逮捕,然后“杖一百,饿死于狱”。
当然,看到自己心爱的丈夫含冤入狱,太平公主必定不会见死不救,她一定会去找武则天求情。
然而,武则天全然不顾太平公主的求情,坚持要将薛绍以“谋反罪”论处,只是答应太平公主给薛绍留下一个全尸。
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最为疼爱的女儿,无情地杀害女婿,甘心让她忍受丧夫之痛。由此可见,在政治权力和儿女亲情的面前,武则天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。
毕竟,在朝廷的政治场上,有着太多的冷酷和无情。
武则天安排太平公主再嫁武家人
对于杀掉薛绍的事情上,武则天或许对太平公主心存一丝愧疚,为了弥补对太平公主的伤害,她将太平公主每年350户的食封破例提升为1200户,尽量在物质生活上给予补偿。
太平公主的丧夫之痛,自然不能用物质来弥补。但是,面对刚刚出生的幼子,她只能选择坚强活下去。
可是,随着薛绍死去的那一刻起,太平公主的成长和性格也开始发生了转变,这种转变影响了她后来的人生。
在以后的日子当中,太平公主似乎看透了武则天的心思,但又无能为力,只好得过且过,抚养好自己的孩子。
太平公主
太平公主深知,自从父皇唐高宗去世以后,武则天独揽朝政大权,哥哥或是被杀害,或是被扶植为傀儡皇帝,就连堂兄堂姐也都一个个被打垮,武则天的地位谁也无法撼动,更没有人能够挑战武则天的权威。
太平公主虽然身为唐朝“第一公主”,与薛绍的感情十分深厚,但武则天执意要将薛绍杀掉,依然是出于对自身权力的考虑。
其实,武则天一直都对薛绍有所不满,她想要把太平公主嫁给自己的娘家人,来扩充自己家族的势力,以便于日后的登基称帝。
而要让太平公主改嫁武家的前提,就必须要把薛绍置于死地。
当时李冲起兵发生的叛乱,正是除掉薛绍的绝佳时机,既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,又能让太平公主服气。
薛绍在洛阳的狱中去世以后,从小生活在溺爱之中的太平公主,好像瞬间长大了一般。她意识到,身为唐朝的公主,自己无法对婚姻做主,更不能对生活做主。
面对婚姻的不幸,生活的无奈,太平公主就开始大肆挥霍,过起了奢靡的生活,以此来发泄内心的情绪。
根据史书中的记载,太平公主“崇饰府邸,田园遍于近甸膏腴,外州供狗马玩好滋味,不可纪极”,而且家里的男女仆人就有一千人之多,这种生活极其奢华。
不仅如此,太平公主后来得到的食封一度达到一万户,按照一户缴纳十四匹绢的租税来算,一年就能得到十四万匹绢,堪称当时的富豪。
武则天的势力和野心越来越大,太平公主又是她唯一的一个女儿,当然不会看着年纪轻轻的太平公主就这么守活寡,她早就物色好了一个新的驸马人选。
太平公主
在武则天的娘家人群当中,能够配得上太平公主的武氏直系子弟并不算太多,符合条件的也就只有两个人。
这两个人均是武则天的堂侄子,一个是武承嗣,另一个是武攸暨。
刚一开始,武则天想把太平公主许配给武承嗣,但是武承嗣的身体有病,就改为了武攸暨。
事实上,武承嗣“身体有病”,只是一个借口而已,在《旧唐书·外戚传》中记载:
“承嗣尝讽则天革命,尽诛皇室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,承嗣从父弟三思又盛赞其计,天下于今冤之。”
由此可见,武承嗣对于武则天诛杀李氏宗亲,觊觎李家的皇位,经常说三道四,而且职责武则天是“周革唐命”的主要策划者。
因此,武则天才将太平公主许配给她的另一位堂侄子武攸暨。
然而,此时的武攸暨已经娶有妻子,不符合与太平公主结婚的条件。
面对这种情况,对于被权力冲昏头脑的武则天来说,根本就不算事,直接派人将武攸暨的妻子杀掉,不就行了嘛!
只要有想法,就要实施,这才是武则天的性格,武攸暨的妻子就这样成为了一个牺牲品。
唐睿宗载初元年(公元690年)七月,太平公主与武攸暨举办婚礼,正式嫁给第二任丈夫武攸暨。
武则天之所以要选择武攸暨为驸马,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:
第一个原因:武攸暨是武氏族人;
武攸暨是武则天的伯父武士让的孙子,与自己的娘家人进行联姻,可以在称帝的时候获得更多的支持,还可以培养和扩充武家的势力。
第二个原因:武攸暨的个人品性较为宽厚;
在《新唐书·武攸暨传》中这样记载:“(武攸暨)沉谨和厚,于时无忤,专自奉养而已。”
武则天认为,武攸暨的性格沉稳、宽厚,不会拉帮结派,专心致志地过着属于自己皇亲贵戚的生活,能够和太平公主长久生活下去。
对于武则天安排的这段婚姻,
武攸暨万分感谢,还专门写了一份答谢书,其中写道:
“则天大圣皇后敦睦九族,崇念六姻,曲申犹子之情,爱垂降主之泽。”
武则天如此着急把太平公主许配给自己的堂侄子武攸暨,甚至不惜采用杀掉武攸暨原配妻子的残忍行为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,她想要在登基称帝之前,把太平公主的婚事安排妥当。
武则天称帝,太平公主性格大变
唐睿宗载初元年(公元690年)九月初三,时任侍御史傅游艺带领九百多位百姓上表朝廷,请求武则天废掉李唐王朝,建立武周王朝,并提议把唐睿宗改为武姓。
听完这番话,武则天的内心暗自高兴,虽然口头上拒绝了傅游艺的请求,但还是提拔他担任给事中。
几天之后,朝堂的文武百官、李氏宗亲和武氏外戚、四夷酋长、僧人和道士,共计六万多人纷纷请求武则天登基称帝。
更有甚者,就连唐睿宗本人也主动请求改为武姓,甘愿为武则天让位。
面对众人的“请求”,武则天“盛情难却”,决定登基称帝。
武则天天授元年(公元690年)九月初九,就在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的两个月之后,野心勃勃的武则天罢黜唐睿宗,登基称帝,正式建立武周王朝,定都洛阳,改年号为“天授”。
唐睿宗则被赐为武姓,改名武轮,以“皇嗣”的身份入住东宫,相当于皇太子的规格对待。
武则天当上皇帝以后,将武氏家族的十四人册封为王,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被封为千乘郡王。
作为李唐皇室的太平公主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“李唐”改为“武周”,纵有百般无奈,却也无可奈何。
当时,武则天刚刚登基称帝,朝堂上的政局还不稳固,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。太平公主身为李家皇室的子孙,为了避免遭到迫害,武则天专门派人将她保护了起来。
根据历史学者的研究,唐朝时期的公主拥有一定程度的婚姻自由,若是公主离婚或者驸马死去,选择再次出嫁,是十分正常的事情,皇帝不仅不会阻止,反而还会加以鼓励。
太平公主
史书中记载的有过婚姻的唐朝公主共有两百一十位,其中,两次嫁人的有二十七位,三次嫁人的有三位。
古代的婚姻讲究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而太平公主一生之中的两次婚姻,第一次是由父亲唐高宗安排的,第二次是由母亲武则天安排的。
然而,太平公主的这两次婚姻,都是皇权利益下的政治联姻,这也是所有生于皇家的女性的一个悲哀。
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的这段婚姻,一共持续了二十二年的时间,直到唐睿宗延和元年(公元712年)武攸暨去世。
而且,太平公主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,分别是武崇敏、武崇行和武氏。
太平公主
武攸暨去世的第二年,即唐玄宗先天二年(公元713年),太平公主因为策划毒杀唐玄宗,最终被唐玄宗赐死。
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度过的二十二年时间里,在当时那个宫廷政变迭出、派系斗争激烈的时代,依然能够存活下来,简直就是一个奇迹。
在此期间,发生在太平公主身上的绯闻不断,男宠百出,何尝不是她对自己的政治婚姻命运感到失望,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宣泄呢!
关于太平公主的情人,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就有三个人:
第一位是时任司礼丞的高戬;
第二位是太平公主的师父惠范和尚,
第三位是相貌堂堂的崔湜。
可以说,正是薛绍的含冤死去,彻底改变了太平公主的性格。或许,她想利用自己在生活上的放纵和淫乱,来反抗在武则天强压之下的不满。
从此以后,太平公主逐渐感受到了权力的威力和魅力,作为武则天的亲身女儿,她在后来的个性与武则天有着相似之处,武则天曾经用了两个字来评价太平公主:“类己”。
短短的两个字,既说明了太平公主的相貌像武则天,又涵盖了太平公主的性格像武则天。
这一点,在日后发生的事件当中逐渐体现了出来。
太平公主在个人生活上的放纵和淫乱,也不仅仅是出于对自身情感的失落,更是在为自己的权势铺平道路。
在太平公主的权势达到顶峰的时候,朝廷的七位宰相当中,竟有五位出自她的门下,其中就包括身为宰相的崔湜。
参考文献
1.《旧唐书·太平公主传》作者:后晋·刘昫、赵莹等;
2.《册府元龟·总录部·智智识》作者:北宋·王钦若、杨亿等;
相关文章
1.吐蕃和亲,唐太宗为何不选自己女儿?选定文成公主,两年多到拉萨
2.弘化公主:唐朝首位和亲者,远嫁吐谷浑,国灭回娘家,与子同日死
薛绍公主武则天太平公主唐高宗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上一篇:股票抵押融资 股票行情快报:厦门银行(601187)10月29日主力资金净买入966.93万元 下一篇:没有了